湖南大学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
湖南大学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2004年底设立,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副校长陈收任基地负责人,吴高福教授任首席专家。
科学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共承担课题21项,其中:国家社会课题3项;省社科课题11项;横向课题7项。已完成课题6项;在研课题有15项(其中,国家社科课题1项;省社科课题10项;横向课题4项)。出版教材7部;专著7部;丛书一套(共8本)。发表论文110多篇。完成研究报告4份。获第八届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2005年5月召开了第一届《中国·岳麓传媒与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基地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是集成创新。这一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基础研究”作为基。卦诠刈⑾质档耐,十分重视开展基础研究。如传媒作为一种产业走向市场后,其理念、运作模式、经营方略、资本运营及其管理,既无不与“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又不同于一般企业经济,因此,从一般经济学名词、个别观点的运用,到建构传媒经济学及对传媒问题作深层次经济学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基地先后出版了《传媒经济学》和《传媒经济研究》两部著作。
服务地方湖南是传媒业大省、强。彩蔷赫旨ち业牡胤,需要不断调整对策及理论支持。基地针对发展过 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如,开展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子报子刊整合战略研究,在报业市场调研、分析基础上,为其提出了整合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确保《文萃》市场地位,优先创造《三湘都市报》新的品牌的发展思路;针对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卫星频道优秀栏目品牌优化问题,在全省开展了大型抽样调查,先后三次几十人次师生深入全省几大地区,分析了受众范围、类型、内容形式认同度及受众兴趣、接受心理变化,为该台确定栏目调整新的方略及内容形式创新提供了思路和依据;新开办的金鹰电台为确立市场地位,成为急需探讨的课题,基地组织了专门调研,为其提供了栏目设置、受众定位、市场策略的调查报告。再比如,湖南作为泛珠三角(9+2模式)的成员,如何在当下传媒生态环境下求得更大发展,成为突出问题,基地开展了广东及泛珠三角传媒业在其媒介生态环境下发展问题研究。贴近主战场文化产业的研究不能脱离文化产业发展这个主战。匦胨媸卑盐兆±砺酆褪导墓刈⒌。如近几年如何正确认识“娱乐”问题,不仅在娱乐业,而且在整合文化产业中都成为突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地选择了湖南卫视优秀栏目《快东大本营》和风靡全国及海外的“超女”策划作为研究对象,出版了《综艺大本营》,引导正确解读“娱乐”,并出版了专著《大众媒介与电视节目品牌创新》,为正确认识“娱乐”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再如,中部六省如何同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在竞争中取得发展的优势,是倍受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地以电视传媒作为个案,开展了中部六省传媒发展潜力研究,出版了《中部六省电视传媒潜力评价研究》,在国内首次构建了潜力评价体系框架。(本人忝列其间,参与课题写了四万余字,鄙人与另外三个同门在吴院长的指导下,毕业论文皆为文化产业。) 学术交流基地搭建了两年一届的“中国·岳麓传媒与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为学术交流,对话提供了平台。2005年5月在湖南大学召开了第一届“中国·岳麓传媒与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参加论坛的有来自美国、新加坡、韩国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和省内外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共60多人,提交论文近50篇,有30多人次在专题研讨会上发了言。
着眼于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能力的提高,把握学术前沿和文化产业相关学科发展及实践,服务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及我国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的需要,以集成创新为主线,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传媒、出版、旅游、娱乐等业研究为特色,构筑湖南文化产业研究体系,使其成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平台的一部分,为湖南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基地将始终坚持:创新性和开放性;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直接服务于湖南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产出有影响的人才和研究成果作为重要取向。
研究的重点一是文化产业评价体系研究。努力架构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评价体系,并根据这一评价体系对我国文化产业、特别是湖南文化产业进行评价的实证研究;二是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设定,以湖南文化产业为个案,以生态环境分析为特色,重点研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三是中部六省文化产业研究。主要是湖南与中部五省文化产业比较研究;中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四是文化产业基础研究。主要是文化产业性质、功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文化产业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